菁菁校園 NAVIGATION
戰“疫”暖心事┃聽“思政大課”,談收獲體會
3月9日下午,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聯合人民網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通過網絡平臺開講。我校師生觀看直播后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討論,暢談學習體會和收獲。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付昌義:在疫情防控中,基層黨支部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團結廣大黨員和群眾,沖鋒在前。普通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牢記誓言不怕犧牲,勇于擔當。當代年輕人也展現出了擔當與責任,很多90后、00后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參加到抗擊疫情阻擊戰,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輔導員陳晨:生動的思政大課讓我更加感受到國家強大與民族力量。作為輔導員,要當好線上“防疫員”,全面摸排學生情況,將學生居家動向了然于心;當好線上“守門員”,全程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把好心理健康防線;當好線上“領航員”,以疫情為契機,全線引領學生根植家國情懷,樹立遠大抱負。
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輔導員潘志穎:一堂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課讓我深刻認識到,在疫情大考中,我們黨所彰顯出來的出色領導和組織能力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教育我們要學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每一個平凡的人生與日子。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本次課程結合疫情防控中的具體事例,幫助同學們更加生動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對于自身的責任擔當也更加清晰。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樹立崇高理想,練就扎實本領,扎根中國大地,用奮斗的青春在這片愛得深沉的熱土上揮灑汗水!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17級學生:思政大課中有一段話對我觸動很大,當“大人們”在擔心日常撒嬌賣萌的90后能不能扛起社會責任的時候,他們迅速地刷新了認知,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毅然逆行,成了社區的安全衛士……“他們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是的,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上了在線思政大課,我深受心靈觸動和震撼,領會到“疫情大考告訴了我們什么”,對黨和國家在抗疫中的效率、擔當感到無比的自豪,從中看到了偉大的中國力量,愛國主義情懷得以升華,更加認同我們的黨、認同我們的國家,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更加相信“中國之治”的美好未來和圖景。
化工學院化工1805班何鑫蕾:一代青年人保家衛國,奔赴前線,他們都是兒女,在責任擔當的大義中完美蛻變,將保家衛國的使命接力和責任傳承詮釋到了極致。“災難面前,沒有誰能置身事外,從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祖國需要自己的時候奉獻出全部力量。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化學1802班陳大慶:生于種花家,何其榮幸。青年成長大路千萬條,愛國大義第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每一個新時代中國青年都應該在奮斗擔當中展現我們的青春風采。奮斗的青春最美麗,讓我們用行動書寫美麗的青春,擔當起民族復興之大任。
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自1902班沈昊楠:“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上完思政大課,我更加明白了愛國的含義。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我們人生的引領。另外,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最好的代名詞。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車輛1702班羅章志:疫情是一面鏡子,照亮了人心,溫暖的社會平復了大眾的心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的戰爭。“硬核隔離男孩”郭岳成為我的學習榜樣。作為學生黨員,應該在關鍵時刻積極行動,快速響應,為抗疫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19級學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救亡圖存的一代,建設國家的一代,強國富民的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和一代人的使命。90后、00后成為戰役主力軍,展現了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聽了思政大課,我在思考如何“家國情懷,心有大我;硬核本領,肩挑大任”。
藥學院藥學1601班張銘雅:近兩個小時的思政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炳林教授所說的底線意識(危機意識),聯系馮秀軍教授提及的青年的責任,我陷入了無盡思考。前段時間,我也積極投入志愿服務,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即將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之時,更感肩上責任之重。
建筑學院18級學生:本次課程讓我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在抗擊疫情中的硬核作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感到無比驕傲。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糟蹋自然,殘害動物,到底還是在傷害我們自己。人類究竟該怎樣與我們生活的自然相處,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藝術設計學院環境1801班孫飛逸:應對挑戰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從當下的一時一刻、一舉一動做起的,比如調整心態,逐漸讓自己進入學習狀態,趕緊收收心;給自己列個規劃,哪個時間點睡覺,哪個時間點鍛煉;宅家學習,更應該養成好的習慣,為新學期打下基礎。總之,我們要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
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商1602班張雨含:疫情終將過去,但是我們與祖國和人民唇齒相依,生死與共的這種愛和真情卻不會逝去。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寫的家國情,我們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才能夠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法學院學生:通過觀看直播,充分感受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黨的強大領導力、執行力以及我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增強了愛國意識和作為時代青年的責任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中國一定會在這次大考中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制藥1902班馮發鳳:疫情肆虐,一群還被當做“小孩”的中國青年義無反顧地提交請戰書,穿上最美的防護服,直奔前線。實踐證明,90后沒有垮,00后不會廢,他們正在接過時代的接力棒。身為中國青年,我堅信我們會茁壯成長,擔當時代重任,共建美好中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1906班祝溢澤:觀看了思政大課,我深深感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面對疫情,中國共產黨展現出了當之無愧的大俠風范,而每一個中國人也在各地各崗位扮演著大俠,承擔著屬于自己的重任。大俠初成,中國青年在抗疫中破繭成蝶。生于中華,長于中華,為中華奮斗,吾輩當自強。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測繪1601班謝佳莉:“越是艱險越向前”,這是中國人特有的精氣神,是中國人的民族魂。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擔當”二字的千金含量,守衛著家國闖過災難,屹立不倒。疫情蔓延速度追不上中國速度。上了今天這一節課,我更加理解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和中國智慧。
城市建設學院給水1603班程磊:上了公開課,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是,面對疫情,黨員同志做出了表率,發揮了模范先鋒作用。“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句話在和平年代更為難能可貴。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時時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正是作為共產黨員的應有責任和擔當。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馬雨彤同學: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不負韶華。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土木工程學院彭懿同學:越是特殊時期,越能檢驗一個人的本性。以前常說,要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我們總覺得太累,現在受疫情影響,時間不碎片化了,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拒絕學習呢?
2011學院書院1601班陳慧敏:秦宣教授說:“多難興邦,危機本身就包含著‘危險’與‘機遇’,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的磨難考驗中艱難前行,在應對一次又一次災難的偉大斗爭中奮起,從而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堂思政大課中,我對多難興邦有了更深的理解。
海外教育學院學生:四位專家深入分析抗擊疫情蘊含的深刻理論,通過生動鮮活的案例和素材詮釋中國戰“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讓抗擊疫情的大課堂和思政小課堂有機結合,同頻共振,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抗疫必勝的決心和信心,也讓我們更加理解了責任和擔當。
來源:相關學院;審核:馬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