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園 NAVIGATION
戰“疫”暖心事┃我校離退休老同志愛心聚力共克時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中,離退休黨工委迅速部署行動、主動擔當作為,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和支持疫情阻擊。各離退休黨支部積極響應號召、同心聚力,用信心和行動譜寫一曲曲干群聯動、共克時艱的抗疫戰歌。鮮紅的黨旗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白發在寒風中格外醒目。
一心奉獻,迅速響應號召
一月下旬,離退休黨工委通過各支部及時傳達黨中央抗擊疫情的決策部署,落實學校各項疫情防控規定,敦促鼓勵每位黨員嚴格對照中央和學校部署要求,自覺用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抗擊阻擊疫情的擴散蔓延發揮個人的積極作用。離退休黨員大多年齡偏高,在黨工委動員號召后,各支部認真落實,都能夠做到高度重視、自覺履行相關責任義務,為配合防范疫情擴散改變生活習慣和作息,將戶外活動調整為室內鍛煉,并相互分享經驗和督促幫助。第十一黨支部九十二歲老黨員陳充同志說:“我不能到第一線抗擊疫情,但做好自身防控不給國家添麻煩就是對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三月初,離退休黨工委積極響應學校黨委號召,組織黨員為支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捐款。各支部支委通過電話、短信的方式積極傳遞消息、組織捐款,反響異常熱烈,在短短半日時間內就有多個支部超過半數老同志參與了捐款。第四黨支部施彩鳳老師先期在社區已經捐款,此次又通過支部捐款5000元;第五黨支部自發布捐款信息后,短短十幾個小時,二十多名黨員積極響應,捐款超過萬元,數位80歲以上的老教授、老黨員紛紛表達了還要繼續捐款的意愿;第六黨支部老黨員沈復中同志的愛人突然發病,他為愛人安排好氧氣瓶、吸痰機,回到家時已是23點多了,看到通知后,他馬上進行捐款,顯示時間為3月1號23:57。第八黨支部八十多歲的老黨員王寶仁、樂之林等同志收到捐款信息,第一時間聯系捐款,八十八歲的王寶仁堅決要求捐5000元,在他們的帶動下支部三十八人捐款,捐款金額達兩萬余元。很多老黨員不會使用微信、支付寶,但都在家人或同事的幫助下積極熱情的進行捐款。離退休黨員兩次分批捐款人數共268人,金額近十萬元。
兩地守望,助力武漢抗疫
不少老同志與武漢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聯系。面對武漢疫情的爆發,老同志們用他們的方式表達著對這座城市的關心與情誼。
第六黨支部袁啟昌老師是武漢人,1959年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畢業后留校工作至1988年調到我校。他通過親屬和社會關系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向武漢進行援助,他在英國的外甥女則發起組織了華人華僑向湖北荊州捐贈抗疫物資。他回憶了1957年武漢曾發生過一次流感,很多學生咳嗽發燒,重癥的學生住到教學樓隔離治療,他是輕癥住在體育館隔離治療,自帶被子和席子,類似現在的方艙醫院,但條件遠不如方艙醫院。他寫了一篇《由方艙醫院想起1957年的“亞洲流感”》并通過網絡進行分享,感嘆國家的發展進步,激勵武漢人民堅定信心、戰勝疫情;第七黨支部八十六歲的老黨員沈慰欣同志,剛做過眼部手術,腿腳也不靈便。因為不會用微信,親自跑到同住一個小區的支部書記家門口捐款1500元。他說:“就想為那些在疫情災區需要幫助的人盡點心。”第十二黨支部八十多歲的瞿光玖和黃淑君夫婦戴著口罩、互相攙扶乘坐公交車,找到黨工委辦公室捐款4000元;第十三黨支部林圣芬老師通過支部捐款1000元,說:“鮮于(林老師丈夫)祖籍湖北,現有不少遠近親人仍滯留在湖北、武漢,我替他們感激各方的支援。”
三面支援,筑牢愛心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離退休黨工委通過凝心聚力統籌安排,立足支援湖北武漢、支援黨內同志、支援困難群眾,構建了一道牢固的新時代老同志們的愛心防線。
疫情防控期間,離退休黨工委、工作處針對高齡、孤寡、失獨、失能、患病行動不便老同志,安排分頭進行電話聯系和關心慰問,送去學校的關懷與溫暖。離退休黨支部積極發揮作用,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微信、電話關心到每位黨員,特別對80歲以上離退休老同志逐個電話關心慰問,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
第三黨支部不少老同志不會使用線上轉賬,殷杰同志通過多方聯系確認,幫助其他同志代捐5500元;第八黨支部支委積極溝通協調,在兩批捐助過程中主動擔當作為,鄭茂蘭、時茂榮同志幫助支部不會使用線上支付的老同志代捐完成愛心捐贈的心愿;第十一黨支部從醫務人員崗位退休的黨員較多,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年老有病的退休人員求醫問藥遇到不少困難,老黨員何南珍同志與黨支部委員張濟華、劉華、王銀生等同志主動為困難家庭提供了必要的幫助,這些雖然是小事,但卻給困難同志和困難群眾送去了黨組織的一片愛心;第十四黨支部支委為方便支部老同志捐款,在嚴格遵照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通過聯系上門服務,在小區門口幫助老同志達成捐款的心愿。
四海情牽,共聚磅礴力量
離退休黨組織圍繞學校防控領導小組“主動關心關懷老同志”的要求,通過各種渠道做好情況摸排、信息排查和防控宣傳工作。每天耐心解答老同志的來電、微信咨詢,幫助解答各種問題,配合落實校園封閉管理任務。期間還幫助妥善安排一位子女不在身邊的去世老同志的善后事宜,為遠在國外的家屬解決了難題。各黨支部委員和許多熱心黨員不僅關心本支部同志,而且在所住小區跑前忙后,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做了大量工作,為疫情防控默默地貢獻著老黨員的一份力量。
捐款通知發出后,各支部書記克服困難,認真組織,積極聯系,老黨員們的熱情和愛心也沒有受到地域和形式的束縛,以同舟共濟的拳拳愛心匯聚了四海情牽、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第十四支部江梅英同志身在外地,多方聯系到曾經的同事徐品娟幫助完成捐款;第八支部葉燕華、潘兆平等同志遠在國外與孩子一起生活,但都在第一時間積極響應;第四黨支部呂錫琦老師遠在加拿大探親,獲悉捐款信息時當地時間已是深夜,仍通過微信轉賬1000元助力抗疫;第十三支部金炳陶老師在加拿大,捐款1000元后仍為因時差原因稍有耽誤深感抱歉,表示開學后繼續為防疫攻堅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很多生活相對艱難的老同志在面對疫情募捐時仍然慷慨解囊。第三、第四、第十四黨支部多名罹患重癥的老同志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不顧勸阻堅持完成捐款;第六黨支部章大興老同志近期突發腦溢血正在接受治療,收到通知后當天就要捐款。考慮他的困境,支部委婉勸他暫緩捐贈,他表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大的忙幫不上,捐點錢表達一個共產黨員的一點心意。”老同志們的愛心,正如第十三支部肖婉如老師說的那樣:“捐這點錢只是心意,和那些逆行者,犧牲的醫護人員比,我們真沒出什么力。”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校離退休黨員同志退休不褪色,愛心聚力、共赴時艱的事跡層出不窮,這點滴小事,令人感動,折射出了銀發蒼蒼的老黨員對黨無限的赤膽忠心,充分展現了“銀發力量”的別樣風采。祝福武漢、祝福全國各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作者:離退休黨工委;審核:張鋒